尊敬的遂宁市委、市政府领导:
您好!
射洪市自1985年划入遂宁市管辖以来,始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砥砺奋进,如今已成长为遂宁市域副中心、千亿县建设的核心力量。但从历史渊源、发展需求与区域协同等维度出发,射洪市回归绵阳发展的设想,承载着部分群众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期盼,现将相关思考汇报如下。
一、回归绵阳的历史根基与现实关联
射洪与绵阳的联系根植于历史脉络之中。自西魏置县以来,射洪曾长期隶属于潼川府(治所今三台县),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后划入绵阳地区,在绵阳管辖的近三十年里,形成了与三台、盐亭等周边区县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 。这种历史渊源延续至今,射洪籍企业家领衔的绵阳富临集团已在射洪深耕多年,建成11万吨磷酸铁锂产能,且正推进"五连投"扩产计划,政企合作深度印证了两地产业基因的契合性 。
二、回归绵阳对射洪发展的潜在价值
从发展实践来看,射洪回归绵阳具备多重现实意义。经济层面,射洪GDP已占遂宁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拥有4家上市公司,而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国家科技城,其核工业、航天工业资源与技术研发能力,能为射洪锂电等优势产业提供更强支撑,助力"奋进千亿县"目标加速实现。交通层面,射洪地处绵阳南部三台与盐亭的夹角区域,回归后可纳入绵阳南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破解当前区域交通衔接不足的瓶颈,推动涪江流域交通一体化。区域协同层面,射洪与绵阳的融合能逆转绵阳南部区县割裂状态,助力形成南部副中心,与绵阳主城区形成发展呼应。
三、相关建议
行政区划调整关乎区域发展大局,需兼顾历史情感与现实需求。若启动相关调研,建议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系统梳理射洪与绵阳在历史文化、产业协作、民间交流等方面的关联脉络,夯实决策民意基础;二是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可行性论证,精准评估调整对遂宁整体发展、射洪自身提升及绵阳辐射带动的多重影响;三是建立政企民多方沟通机制,广泛吸纳各界对产业承接、民生保障等衔接工作的建议。
射洪无论归属如何,始终珍视与遂宁多年的发展情谊,也始终以川中地区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以上设想仅为基于区域发展规律的初步思考,恳请领导予以关注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