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呼声
群众呼声

三星堆主题园区开工了吗? 已办结 咨询 旅游 景区管理

陈莲藕旅行日记 2025-09-10 16:45:42
我是个三星堆文化迷,在网上刷到了说三星堆主题园区开工了,看效果图和介绍好酷,都说是世界级的!而且还说到时候从不管是成都还是我们德阳就可以直接坐地铁S11线去看三星堆,特别方便,不知道这个主题园区会修多久,真的好想早点看到,太酷了! 但就是还是有点不确定,毕竟我是网上刷到的,去看了下官方也还没有发通告。 想问一下三星堆主题园区是不是真的开工了啊?是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如果没有开工,那计划多久开啊?

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已办结 建言 政务 不限

紧抓历史契机,凝聚复兴伟力 紧扣国家大局,彰显侨商担当 关注四川省侨商联合会会长薛水和侨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主轴:一是响应改革开放深化号召,引导侨资投向关键领域;二是发挥跨文化纽带作用,依托其担任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会荣誉主席等身份,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三是坚守民族大义,推动爱国力量壮大,为祖国和平统一凝聚共识。 转化四川实践,赋能区域发展 立足四川战略定位: 1. 侨资西进引擎:吸引侨商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引入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产业; 2. 开放平台共建:借助侨商网络拓展"川货出海"渠道,打造跨境贸易枢纽; 3. 文旅融合创新:以抗战历史资源为纽带,开发"重走川军抗战路"等文旅项目,将精神遗产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希望通过将抗战纪念的历史纵深、国家发展的全局视野与四川实践的精准落点相结合,薛水和代表的观礼之行彰显了侨商群体在新时代的坐标与价值。 ——魏巧辉 2025年9月4日@邓小燕

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已办结 建言 文娱 不限

观后感:赓续历史血脉,激扬时代精神——从《正义必胜》晚会看红色叙事的当代力量 (持续紧扣“坚持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核心命题) 一、艺术化叙事:红色基因的沉浸式唤醒 晚会以《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为脉络,通过交响合唱、情景舞蹈、全息影像等多元艺术形式,将历史场景从文献记载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图景。当“80”字样的直升机编队与“钢铁长城”舞台装置交相辉映时,红色故事突破了单向灌输,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启示我们:讲好红色故事善用科技赋能与艺术创新,让烽火岁月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共情力。 二、精神内核解码:从抗战烽火到复兴征程的信仰传承 晚会标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不仅是历史结论,更是红色精神的浓缩。节目通过三个维度展现其当代价值: “不畏强暴”的血性担当(如《血肉长城》舞蹈中军民共御外侮的群像); “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众”字观礼台象征的集体意志); “开创未来”的和平愿景(维和方队与和平鸽意象的呼应)。 红色精神由此超越历史纪念,升华为驱动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呼应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践要求。 三、实践路径:红色叙事如何赋能民族复兴伟业 晚会启示我们,发扬红色精神需构建“三位一体”行动框架: 教育浸润——将文艺作品转化为思政资源,如通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强化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 国际传播——借外国政要出席之机,以人类反法西斯共同记忆促进文明互鉴(如援华飞虎队事迹的呈现); 行动转化——把精神感召落于实处,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备战打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新进展”的强军目标,以个体奋斗汇聚民族复兴洪流。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筑牢精神坐标 这场晚会既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全民精神淬火。它证明:红色故事的生命力在于“常讲常新”,红色精神的感召力在于“知行合一”。当14亿多人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自立自强”的骨气、“众志成城”的底气、“开创未来”的志气,便是对历史最深沉的告慰,亦是对民族复兴最有力的托举!   ——魏巧辉 2025年9月4日 @中国政府网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聚焦拉美 @亚洲雄风 @国防部发布 @ @北京发布 @北京政协 @朱德故里景区 @张澜纪念馆 @张澜故里景区 @罗瑞卿纪念馆 @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 @播音局长 胡润

身高还是年龄 儿童票能统一标准吗?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不限

May1107 2025-08-25 09:26:52
现在好多景区、游乐场的儿童票,还是光看身高不给优惠,说实话我们当家长的觉得有点不合理了。现在的娃儿营养好长得快!我家娃娃才读三年级,身高都快一米三了,出去耍有时甚至被要求买成人票,合理吗? 高铁和飞机早就按年龄来认定儿童票了,为什么景区和游乐园就不能跟上呢?我们四川旅游资源这么多,来的家庭游客也多,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台一个更合理更统一的政策?比如统一按年龄来,或者身高年龄二选一满足,让家长自己选嘛。

邓紫棋巡 已办结 咨询 文娱 表演及表演场所

您好,我想问一下邓紫棋在2025是否有成都演唱会如果有请问一下在几月几日因为之前看到了别人给文广旅局发的消息说是有但是不知道大概时间看到其他地方都官宣了所以想咨询一下

四川省图书馆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不限

作为一名经常到访四川省图书馆的读者,首先衷心感谢贵馆为公众提供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设施。然而,近期在午间休息时段,许多读者(包括我本人)被迫在存包台阶、大厅空地站着用餐。据了解,图书馆一楼似乎设有专门的“读者就餐区”标识或区域。然而,该区域安保人员也明确表示不能在此就餐。这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读者迫切需求之间的显著矛盾。 鉴于上述情况,我恳切建议贵馆能重新评估并开放一楼的“读者就餐区”,以解决广大读者的实际困难,在就餐高峰时段,可安排少量工作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引导。

支持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不限

四川“演艺+赛事经济”融合献策:百业联动、破圈融合助力十五五规划 (基于全国演艺经济火爆出圈与四川赛事经济成功实践,结合“百业联动、破圈融合”理念,为四川文旅体发展提出建议方案。) 核心策略:打造“演艺赛事一体化生态圈”。四川应依托现有优势(如赛事带动60.86亿元效益、演艺跨城引流、更好利用场馆场地等基建),在十五五规划中,以“文化赋能旅游、体育激活消费”为主线,构建全域联动模式。具体路径: 1. 强化资源整合——将演艺(例如演唱会、舞剧等)与赛事(例如世运会、越野赛等)深度合作突破,推出“川派IP矩阵”(如“青绿山水演艺节+巴蜀赛事嘉年华”),下沉至县域(如遂宁、广元案例),通过“一赛一演带多业”机制,联动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实现短期流量向长期留量转化。 2. 创新消费场景——借鉴沉浸式剧场与赛事进商圈经验,建设“数字文旅体综合体”(例如AR交互观演、智慧赛事平台),并拓展“亲子游+演艺赛事”新业态,发放文旅消费券(如四川惠民礼包模式),放大乘数效应。 3. 政策机制保障——设立省级融合基金,优化监测系统(如赛事经济监测),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多部门协同,以“破圈”思维打破行业壁垒,输出四川标准(如“跟着演艺赛事游四川”品牌),力争十五五期间文旅体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加速文化消费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可交流合作的“四川样本”。 -- 发自139邮箱客户端
关于抵制地域文化及群体污名化现象的情况反映 致相关宣传部门: 近期,我们注意到社会上存在个别将“四川”地域形象与不当概念进行关联,甚至对川剧等传统文化、多元群体进行污名化解读的现象。此类行为不仅是对四川深厚历史文化的误解,更是对地域形象、多元群体的不尊重,违背了社会文明倡导的包容、理性原则,需予以重视和纠正。 一、污名化现象的不当性与危害性 1. 对地域文化的亵渎:四川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是融合了变脸、喷火、唱腔等多元艺术形式的文化瑰宝,2006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川剧与无根据的负面联想挂钩,是对非遗文化传承价值的无视,更是对无数艺术工作者心血的诋毁。 ​ 2. 对群体的标签化偏见:任何以地域为标签对特定群体进行片面归类的行为,都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刻板印象。四川地域内的多元群体,其生活方式、文化表达始终建立在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污名化关联本质上是对社会多样性的破坏。 ​ 3. 对社会价值观的误导:此类言论若任其传播,易导致公众对地域文化、群体认知产生偏差,损害地区形象,加剧群体间的误解,与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相悖。 二、相关诉求与建议 1. 加强文化正面引导:希望宣传部门通过主流媒体、文化平台等渠道,积极传播四川地域文化的真实内涵,如川剧的历史渊源、艺术成就,以及四川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让公众了解地域文化的真正魅力。 ​ 2. 抵制不良言论传播:针对网络或线下的污名化言论,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对恶意抹黑、传播偏见的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 3. 倡导理性认知与尊重:通过公益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摒弃刻板印象,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与多元群体,树立“尊重差异、反对偏见”的社会共识。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群体的尊严应得到充分尊重。我们相信,在宣传部门的引导下,此类污名化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对地域文化、群体的认知将回归客观与理性。 特此反映,盼予关注。

你好请问有没有收到易烊千玺演唱会报批申请? 已办结 咨询 文娱 表演及表演场所

你好请问有没有收到易烊千玺演唱会报批申请?有的话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场馆呢?谢谢

黄誉博演唱会报批 已办结 咨询 文娱 表演及表演场所

HzkAu_1751207840 (来自wap) 2025-06-29 22:37:20
您好,有没有收到黄誉博演唱会的报批,如果有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场馆?谢谢
VmeRc_1750901951 (来自wap) 2025-06-26 09:56:37
关注历届四川省“曲木杂”、“小品小戏”“舞蹈新作”比赛,作为观众,越来越觉得太讽刺,比如作品演出完,没有现场公示分数,是想掩饰什么?那设置现场公证员的意义在哪?“脱裤子放屁吗”?四川官方文艺奖的规则制定匪夷所思。央视举办的赛事,不管是主持人大赛还是声乐类等等,都是分数现场公布,并且有评委点评,大众评审打分,并且大众评审打分权重比例还占主比!每一个作品比拼下来,至少让演员知晓自己的分数和作品问题出在哪里!差距在哪里!让参赛选手心服口服。然而,这么正式且分量重的省级系列官方赛事,现场观众对好作品的反应,专家们是看不到还是觉得老百姓的审美配不上这些所谓专业赛事?四川省官方的比赛或作品,当艺术成为密码锁,钥匙到底在谁的口袋?我们总在讨论“好作品”, 却很少追问:这“好”字,到底在为谁加冕? 是老百姓眼中自然涌出的泪与笑? 还是评审席上流转的眼色与笔尖? 当漏洞百出的“获奖作品”碾压直抵人心的创作, 输的不是手艺,是这套评价体系的脊梁。 艺术若只流通于“专家裙带”的保险柜, 靠“院团人情”的钥匙开启, 被“资本捧拉”的托盘盛装—— 它便成了橱窗里的标本, 再美,也闻不到人间的烟火。 最可悲的是, 这样高规格的比赛,不论参赛者还是单位,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仅凭几个评委关起门来讨论,就决定生死,公平吗?多少真诚的编剧导演演员,要先摆脱“高分”的诅咒,才能被大众真正看见。 当官方比赛沦为资源置换的纸牌屋, 比人脉厚度,比情绪献媚, 作品本身,反而成了最渺小的注脚。 艺术从不是神庙里的符咒, 它该是街头的风,灶台的火, 是让普通人照见自己的镜子。作为老百姓,我们 拒绝被“审美特权”绑架, 人民喜欢的、看得懂的、有共情的、有思考的作品,才是对这个时代, 最郑重的创作。请组织的部门重视人民的呼声,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赛事,老百姓不满意,很失望!请相关领导记住, 艺术在人间 、观众的反应和喜好才是终极评委。社会复杂,懂得都懂,如果这样的赛事、机制继续这样操作,所谓获奖名次还是以人情世故来衡量,打击的是那些真正好作品的输出者、寒的是观众的心!公平何在?廉政办赛是否站得住脚?所谓专家都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作品,好作品应该回馈给谁?已然不是艺术评判这个层面,只能说四川文艺已死!
现在全国有些地方除了 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三属”之外,对现役军人家属也实行免票政策(如陕西省,贵州省等)不实行免票政策也可实行优惠政策(半价票),强烈建议四川省文旅局能重视,对现役军人家属能有优惠政策,四川省景区很多,作为一名四川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希望自己家乡能把拥军爱民的政策广泛普及。
rhHmO_1750319450 (来自wap) 2025-06-19 15:50:53
四川职业艺术学院学生宿舍也应该把空调安装了吧,这么热的天,一个宿舍住了8到10人,那么热的天应该安装空调啊

极度高温艺术职业学院没有空调 已办结 求助 教育 高校

lSGdU_1750146312 (来自wap) 2025-06-17 15:46:05
我的子女就读于温江艺术职业学院,这么热的天学校教室没有空调,寝室宿舍里也没有空调,在这种环境下子女能学习好吗,作为家长的我们很担心孩子学业,强烈建议校方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什么时候安空调 已办结 投诉 教育 高校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什么时候安空调?天气炎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温江校区的宿舍狭小拥挤,没有空调,六人寝室仅有一个风扇。且学校没有合理降温措施,通知学校食堂通宵开放空调,实际上,宿管通知12点寝室门关闭。另外,学校在星期五发布统计学生是否同意上网课,但是并没有后续。关于安空调的事,学校一味拖延,不予落实。

学校每年说安空调,迟迟没响应,没作为 已办结 投诉 教育 校园管理

wVzfZ_1750072618 (来自wap) 2025-06-16 19:17:04
学校每年说安空调,却一拖再拖,从我刚进这个学校就有说安空调,去年要求我们在最热的时候六月底搬寝室物品去教室,修改老化电路为安空调做准备,现在已经有几乎一年时间,天气炎热,却告知我们学校才上报审批安装空调所用资金。为了我们安全着想,学校彻夜开放食堂和空调,规定学术厅空调开放至午夜12点,却又规定学生在12点前必须回寝室,寝室是六人寝,空间面积小不透气,却只有一个风扇,只能吹到上铺人

希望中高考生持准考证享四川暑期游福利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旅游出行

nVCay_1724058576 (来自wap) 2025-06-09 18:42:55
当下,2025年高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多地的中考也即将接踵而至。考生们历经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节点。在紧张的考试结束后,他们急需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机会,而暑期旅游无疑是绝佳选择。四川,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九寨沟的绝美山水、峨眉山的巍峨壮丽、都江堰的千年智慧、三星堆的神秘文明……每一处都吸引着无数游客。为了进一步促进暑期旅游市场的繁荣,我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针对中高考考生的旅游优惠政策。具体而言,可让考生朋友们持有效的中高考准考证,免费游览四川省多地的旅游景区。这一举措不仅能让考生们以零成本领略家乡的大好河山,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对于景区而言,也能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若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完全免费,也可推出优惠服务,如门票折扣、景区内消费优惠等。这样既能减轻考生的经济负担,又能让他们在旅游中获得更多实惠。相信这一政策的推出,将极大地调动考生们暑期出游的积极性,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为四川暑期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希望省文化和旅游厅能考虑这一建议,让广大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能拥有一段难忘的暑期旅游体验。(热心网友“地铁达人守望者”特别建议,电话回访请安排16:00后)

文旅融合发展意见建议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不限

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发源地,正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传统节日文化传承。2025年全球跨境旅游(四川)大会与端午主题活动形成"双核驱动",以节庆为载体构建文化传承新范式。大会通过非遗展演、世遗线路设计及科技赋能,将川剧变脸、黄龙溪龙舞等文化符号融入国际旅游场景,打造"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IP。端午活动则以"丝源高坪"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式演出、非遗工坊体验,将嘉陵江文化与端午民俗深度融合,推出"龙舟竞渡+非遗研学"特色线路。这种"一源多脉"的传承策略,既凸显春节发源地的文化根脉,又通过端午、中秋等五大传统节日构建"全年节庆矩阵",形成"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国际传播"的闭环。四川文旅通过"节日+"模式,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可感知的文旅产品,既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又为全球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解码路径,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节庆之窗"。坚持推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节日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复苏、凝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认同的重要纽带。

智慧化辅助决策 已办结 建言 旅游 不限

2025年四川省端午主题活动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实践 2025年5月28日,四川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南充市高坪区启动,以“粽情巴蜀·丝源高坪”为核心,融合文艺演出、民俗体验、文旅推介等多元形式,展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活动以嘉陵江畔的金牛广场为舞台,通过“溯江风·端午源起”“承古今·文脉流放”“越千年·潮涌未来”三大篇章,串联情景表演、川剧、大木偶戏、无人机秀等节目,生动诠释南充“绸都”底蕴与端午文化内涵。 活动同步推出川东北地区以春节、端午、中秋、七夕、重阳五大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每节发布1—2条特色线路,强化文旅融合。例如,端午线路聚焦龙舟竞渡、非遗体验,春节线路则突出发源地文化,通过挂艾草、包粽子、川剧表演等活动,唤醒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共鸣。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敬先贤、诗歌吟诵、经典阅读等特色活动,既保留文化根脉,又创新表达方式。此举不仅擦亮了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发源地的文化底色,更通过节日载体实现“举一反三”——以端午为范本,系统性挖掘五大节日的文化价值,推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节日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认同的重要纽带。 特此祝大家端午安康! (注:坚持吃透聚焦节日文化传承与文旅实践,突出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发源地的地域特色,呼应“加强传统节日利用”的深层需求。)

请教领导,关于四川省的非遗申请 已办结 咨询 文娱 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

领导您好,我是四川省江油市公民,学习和从事传统技艺缠丝工艺6年,现目前听说了广东地区已有人成功将这门手艺申请到了当地的非遗,我想请教,四川地区的非遗相关的去提要求,看是否符合,我也想为四川文旅发展献出微薄之力!感谢
陈莲藕旅行日记 2025-09-10 16:45:42
我是个三星堆文化迷,在网上刷到了说三星堆主题园区开工了,看效果图和介绍好酷,都说是世界级的!而且还说到时候从不管是成都还是我们德阳就可以直接坐地铁S11线去看三星堆,特别方便,不知道这个主题园区会修多久,真的好想早点看到,太酷了! 但就是还是有点不确定,毕竟我是网上刷到的,去看了下官方也还没有发通告。 想问一下三星堆主题园区是不是真的开工了啊?是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如果没有开工,那计划多久开啊?
[查看全文]
DHMBv_1603083770 2025-09-05 05:49:41
紧抓历史契机,凝聚复兴伟力 紧扣国家大局,彰显侨商担当 关注四川省侨商联合会会长薛水和侨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主轴:一是响应改革开放深化号召,引导侨资投向关键领域;二是发挥跨文化纽带作用,依托其担任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会荣誉主席等身份,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三是坚守民族大义,推动爱国力量壮大,为祖国和平统一凝聚共识。 转化四川实践,赋能区域发展 立足四川战略定位: 1. 侨资西进引擎:吸引侨商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引入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产业; 2. 开放平台共建:借助侨商网络拓展"川货出海"渠道,打造跨境贸易枢纽; 3. 文旅融合创新:以抗战历史资源为纽带,开发"重走川军抗战路"等文旅项目,将精神遗产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希望通过将抗战纪念的历史纵深、国家发展的全局视野与四川实践的精准落点相结合,薛水和代表的观礼之行彰显了侨商群体在新时代的坐标与价值。 ——魏巧辉 2025年9月4日@邓小燕
[查看全文]
DHMBv_1603083770 2025-09-04 07:36:34
观后感:赓续历史血脉,激扬时代精神——从《正义必胜》晚会看红色叙事的当代力量 (持续紧扣“坚持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核心命题) 一、艺术化叙事:红色基因的沉浸式唤醒 晚会以《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为脉络,通过交响合唱、情景舞蹈、全息影像等多元艺术形式,将历史场景从文献记载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图景。当“80”字样的直升机编队与“钢铁长城”舞台装置交相辉映时,红色故事突破了单向灌输,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启示我们:讲好红色故事善用科技赋能与艺术创新,让烽火岁月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共情力。 二、精神内核解码:从抗战烽火到复兴征程的信仰传承 晚会标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不仅是历史结论,更是红色精神的浓缩。节目通过三个维度展现其当代价值: “不畏强暴”的血性担当(如《血肉长城》舞蹈中军民共御外侮的群像); “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众”字观礼台象征的集体意志); “开创未来”的和平愿景(维和方队与和平鸽意象的呼应)。 红色精神由此超越历史纪念,升华为驱动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呼应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践要求。 三、实践路径:红色叙事如何赋能民族复兴伟业 晚会启示我们,发扬红色精神需构建“三位一体”行动框架: 教育浸润——将文艺作品转化为思政资源,如通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强化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 国际传播——借外国政要出席之机,以人类反法西斯共同记忆促进文明互鉴(如援华飞虎队事迹的呈现); 行动转化——把精神感召落于实处,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备战打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新进展”的强军目标,以个体奋斗汇聚民族复兴洪流。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筑牢精神坐标 这场晚会既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全民精神淬火。它证明:红色故事的生命力在于“常讲常新”,红色精神的感召力在于“知行合一”。当14亿多人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自立自强”的骨气、“众志成城”的底气、“开创未来”的志气,便是对历史最深沉的告慰,亦是对民族复兴最有力的托举!   ——魏巧辉 2025年9月4日 @中国政府网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聚焦拉美 @亚洲雄风 @国防部发布 @ @北京发布 @北京政协 @朱德故里景区 @张澜纪念馆 @张澜故里景区 @罗瑞卿纪念馆 @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 @播音局长 胡润
[查看全文]
May1107 2025-08-25 09:26:52
现在好多景区、游乐场的儿童票,还是光看身高不给优惠,说实话我们当家长的觉得有点不合理了。现在的娃儿营养好长得快!我家娃娃才读三年级,身高都快一米三了,出去耍有时甚至被要求买成人票,合理吗? 高铁和飞机早就按年龄来认定儿童票了,为什么景区和游乐园就不能跟上呢?我们四川旅游资源这么多,来的家庭游客也多,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台一个更合理更统一的政策?比如统一按年龄来,或者身高年龄二选一满足,让家长自己选嘛。
[查看全文]

[已办结] 邓紫棋巡

ebGIp_1753946787 2025-08-07 20:28:53
您好,我想问一下邓紫棋在2025是否有成都演唱会如果有请问一下在几月几日因为之前看到了别人给文广旅局发的消息说是有但是不知道大概时间看到其他地方都官宣了所以想咨询一下
[查看全文]

[已办结] 四川省图书馆

HaFlP_1753937358 2025-07-31 13:16:40
作为一名经常到访四川省图书馆的读者,首先衷心感谢贵馆为公众提供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设施。然而,近期在午间休息时段,许多读者(包括我本人)被迫在存包台阶、大厅空地站着用餐。据了解,图书馆一楼似乎设有专门的“读者就餐区”标识或区域。然而,该区域安保人员也明确表示不能在此就餐。这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读者迫切需求之间的显著矛盾。 鉴于上述情况,我恳切建议贵馆能重新评估并开放一楼的“读者就餐区”,以解决广大读者的实际困难,在就餐高峰时段,可安排少量工作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引导。
[查看全文]
DHMBv_1603083770 2025-07-30 09:27:52
四川“演艺+赛事经济”融合献策:百业联动、破圈融合助力十五五规划 (基于全国演艺经济火爆出圈与四川赛事经济成功实践,结合“百业联动、破圈融合”理念,为四川文旅体发展提出建议方案。) 核心策略:打造“演艺赛事一体化生态圈”。四川应依托现有优势(如赛事带动60.86亿元效益、演艺跨城引流、更好利用场馆场地等基建),在十五五规划中,以“文化赋能旅游、体育激活消费”为主线,构建全域联动模式。具体路径: 1. 强化资源整合——将演艺(例如演唱会、舞剧等)与赛事(例如世运会、越野赛等)深度合作突破,推出“川派IP矩阵”(如“青绿山水演艺节+巴蜀赛事嘉年华”),下沉至县域(如遂宁、广元案例),通过“一赛一演带多业”机制,联动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实现短期流量向长期留量转化。 2. 创新消费场景——借鉴沉浸式剧场与赛事进商圈经验,建设“数字文旅体综合体”(例如AR交互观演、智慧赛事平台),并拓展“亲子游+演艺赛事”新业态,发放文旅消费券(如四川惠民礼包模式),放大乘数效应。 3. 政策机制保障——设立省级融合基金,优化监测系统(如赛事经济监测),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多部门协同,以“破圈”思维打破行业壁垒,输出四川标准(如“跟着演艺赛事游四川”品牌),力争十五五期间文旅体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加速文化消费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可交流合作的“四川样本”。 -- 发自139邮箱客户端
[查看全文]
jBuGc_1751826152 2025-07-07 02:25:11
关于抵制地域文化及群体污名化现象的情况反映 致相关宣传部门: 近期,我们注意到社会上存在个别将“四川”地域形象与不当概念进行关联,甚至对川剧等传统文化、多元群体进行污名化解读的现象。此类行为不仅是对四川深厚历史文化的误解,更是对地域形象、多元群体的不尊重,违背了社会文明倡导的包容、理性原则,需予以重视和纠正。 一、污名化现象的不当性与危害性 1. 对地域文化的亵渎:四川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是融合了变脸、喷火、唱腔等多元艺术形式的文化瑰宝,2006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川剧与无根据的负面联想挂钩,是对非遗文化传承价值的无视,更是对无数艺术工作者心血的诋毁。 ​ 2. 对群体的标签化偏见:任何以地域为标签对特定群体进行片面归类的行为,都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刻板印象。四川地域内的多元群体,其生活方式、文化表达始终建立在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污名化关联本质上是对社会多样性的破坏。 ​ 3. 对社会价值观的误导:此类言论若任其传播,易导致公众对地域文化、群体认知产生偏差,损害地区形象,加剧群体间的误解,与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相悖。 二、相关诉求与建议 1. 加强文化正面引导:希望宣传部门通过主流媒体、文化平台等渠道,积极传播四川地域文化的真实内涵,如川剧的历史渊源、艺术成就,以及四川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让公众了解地域文化的真正魅力。 ​ 2. 抵制不良言论传播:针对网络或线下的污名化言论,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对恶意抹黑、传播偏见的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 3. 倡导理性认知与尊重:通过公益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摒弃刻板印象,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与多元群体,树立“尊重差异、反对偏见”的社会共识。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群体的尊严应得到充分尊重。我们相信,在宣传部门的引导下,此类污名化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对地域文化、群体的认知将回归客观与理性。 特此反映,盼予关注。
[查看全文]
pKLBI_1751216818 2025-06-30 01:10:16
你好请问有没有收到易烊千玺演唱会报批申请?有的话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场馆呢?谢谢
[查看全文]
HzkAu_1751207840 2025-06-29 22:37:20
您好,有没有收到黄誉博演唱会的报批,如果有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场馆?谢谢
[查看全文]
VmeRc_1750901951 2025-06-26 09:56:37
关注历届四川省“曲木杂”、“小品小戏”“舞蹈新作”比赛,作为观众,越来越觉得太讽刺,比如作品演出完,没有现场公示分数,是想掩饰什么?那设置现场公证员的意义在哪?“脱裤子放屁吗”?四川官方文艺奖的规则制定匪夷所思。央视举办的赛事,不管是主持人大赛还是声乐类等等,都是分数现场公布,并且有评委点评,大众评审打分,并且大众评审打分权重比例还占主比!每一个作品比拼下来,至少让演员知晓自己的分数和作品问题出在哪里!差距在哪里!让参赛选手心服口服。然而,这么正式且分量重的省级系列官方赛事,现场观众对好作品的反应,专家们是看不到还是觉得老百姓的审美配不上这些所谓专业赛事?四川省官方的比赛或作品,当艺术成为密码锁,钥匙到底在谁的口袋?我们总在讨论“好作品”, 却很少追问:这“好”字,到底在为谁加冕? 是老百姓眼中自然涌出的泪与笑? 还是评审席上流转的眼色与笔尖? 当漏洞百出的“获奖作品”碾压直抵人心的创作, 输的不是手艺,是这套评价体系的脊梁。 艺术若只流通于“专家裙带”的保险柜, 靠“院团人情”的钥匙开启, 被“资本捧拉”的托盘盛装—— 它便成了橱窗里的标本, 再美,也闻不到人间的烟火。 最可悲的是, 这样高规格的比赛,不论参赛者还是单位,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仅凭几个评委关起门来讨论,就决定生死,公平吗?多少真诚的编剧导演演员,要先摆脱“高分”的诅咒,才能被大众真正看见。 当官方比赛沦为资源置换的纸牌屋, 比人脉厚度,比情绪献媚, 作品本身,反而成了最渺小的注脚。 艺术从不是神庙里的符咒, 它该是街头的风,灶台的火, 是让普通人照见自己的镜子。作为老百姓,我们 拒绝被“审美特权”绑架, 人民喜欢的、看得懂的、有共情的、有思考的作品,才是对这个时代, 最郑重的创作。请组织的部门重视人民的呼声,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赛事,老百姓不满意,很失望!请相关领导记住, 艺术在人间 、观众的反应和喜好才是终极评委。社会复杂,懂得都懂,如果这样的赛事、机制继续这样操作,所谓获奖名次还是以人情世故来衡量,打击的是那些真正好作品的输出者、寒的是观众的心!公平何在?廉政办赛是否站得住脚?所谓专家都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作品,好作品应该回馈给谁?已然不是艺术评判这个层面,只能说四川文艺已死!
[查看全文]
lKnbh_1750847571 2025-06-25 19:23:49
现在全国有些地方除了 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三属”之外,对现役军人家属也实行免票政策(如陕西省,贵州省等)不实行免票政策也可实行优惠政策(半价票),强烈建议四川省文旅局能重视,对现役军人家属能有优惠政策,四川省景区很多,作为一名四川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希望自己家乡能把拥军爱民的政策广泛普及。
[查看全文]
rhHmO_1750319450 2025-06-19 15:50:53
四川职业艺术学院学生宿舍也应该把空调安装了吧,这么热的天,一个宿舍住了8到10人,那么热的天应该安装空调啊
[查看全文]
lSGdU_1750146312 2025-06-17 15:46:05
我的子女就读于温江艺术职业学院,这么热的天学校教室没有空调,寝室宿舍里也没有空调,在这种环境下子女能学习好吗,作为家长的我们很担心孩子学业,强烈建议校方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查看全文]
pAbGI_1750073374 2025-06-16 20:06:34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什么时候安空调?天气炎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温江校区的宿舍狭小拥挤,没有空调,六人寝室仅有一个风扇。且学校没有合理降温措施,通知学校食堂通宵开放空调,实际上,宿管通知12点寝室门关闭。另外,学校在星期五发布统计学生是否同意上网课,但是并没有后续。关于安空调的事,学校一味拖延,不予落实。
[查看全文]
wVzfZ_1750072618 2025-06-16 19:17:04
学校每年说安空调,却一拖再拖,从我刚进这个学校就有说安空调,去年要求我们在最热的时候六月底搬寝室物品去教室,修改老化电路为安空调做准备,现在已经有几乎一年时间,天气炎热,却告知我们学校才上报审批安装空调所用资金。为了我们安全着想,学校彻夜开放食堂和空调,规定学术厅空调开放至午夜12点,却又规定学生在12点前必须回寝室,寝室是六人寝,空间面积小不透气,却只有一个风扇,只能吹到上铺人
[查看全文]
nVCay_1724058576 2025-06-09 18:42:55
当下,2025年高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多地的中考也即将接踵而至。考生们历经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节点。在紧张的考试结束后,他们急需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机会,而暑期旅游无疑是绝佳选择。四川,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九寨沟的绝美山水、峨眉山的巍峨壮丽、都江堰的千年智慧、三星堆的神秘文明……每一处都吸引着无数游客。为了进一步促进暑期旅游市场的繁荣,我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针对中高考考生的旅游优惠政策。具体而言,可让考生朋友们持有效的中高考准考证,免费游览四川省多地的旅游景区。这一举措不仅能让考生们以零成本领略家乡的大好河山,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对于景区而言,也能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若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完全免费,也可推出优惠服务,如门票折扣、景区内消费优惠等。这样既能减轻考生的经济负担,又能让他们在旅游中获得更多实惠。相信这一政策的推出,将极大地调动考生们暑期出游的积极性,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为四川暑期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希望省文化和旅游厅能考虑这一建议,让广大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能拥有一段难忘的暑期旅游体验。(热心网友“地铁达人守望者”特别建议,电话回访请安排16:00后)
[查看全文]
DHMBv_1603083770 2025-05-29 11:05:56
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发源地,正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传统节日文化传承。2025年全球跨境旅游(四川)大会与端午主题活动形成"双核驱动",以节庆为载体构建文化传承新范式。大会通过非遗展演、世遗线路设计及科技赋能,将川剧变脸、黄龙溪龙舞等文化符号融入国际旅游场景,打造"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IP。端午活动则以"丝源高坪"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式演出、非遗工坊体验,将嘉陵江文化与端午民俗深度融合,推出"龙舟竞渡+非遗研学"特色线路。这种"一源多脉"的传承策略,既凸显春节发源地的文化根脉,又通过端午、中秋等五大传统节日构建"全年节庆矩阵",形成"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国际传播"的闭环。四川文旅通过"节日+"模式,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可感知的文旅产品,既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又为全球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解码路径,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节庆之窗"。坚持推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节日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复苏、凝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认同的重要纽带。
[查看全文]

[已办结] 智慧化辅助决策

DHMBv_1603083770 2025-05-29 10:37:06
2025年四川省端午主题活动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实践 2025年5月28日,四川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南充市高坪区启动,以“粽情巴蜀·丝源高坪”为核心,融合文艺演出、民俗体验、文旅推介等多元形式,展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活动以嘉陵江畔的金牛广场为舞台,通过“溯江风·端午源起”“承古今·文脉流放”“越千年·潮涌未来”三大篇章,串联情景表演、川剧、大木偶戏、无人机秀等节目,生动诠释南充“绸都”底蕴与端午文化内涵。 活动同步推出川东北地区以春节、端午、中秋、七夕、重阳五大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每节发布1—2条特色线路,强化文旅融合。例如,端午线路聚焦龙舟竞渡、非遗体验,春节线路则突出发源地文化,通过挂艾草、包粽子、川剧表演等活动,唤醒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共鸣。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敬先贤、诗歌吟诵、经典阅读等特色活动,既保留文化根脉,又创新表达方式。此举不仅擦亮了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发源地的文化底色,更通过节日载体实现“举一反三”——以端午为范本,系统性挖掘五大节日的文化价值,推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节日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认同的重要纽带。 特此祝大家端午安康! (注:坚持吃透聚焦节日文化传承与文旅实践,突出四川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发源地的地域特色,呼应“加强传统节日利用”的深层需求。)
[查看全文]
XzDxu_1729235881 2025-03-13 09:10:03
领导您好,我是四川省江油市公民,学习和从事传统技艺缠丝工艺6年,现目前听说了广东地区已有人成功将这门手艺申请到了当地的非遗,我想请教,四川地区的非遗相关的去提要求,看是否符合,我也想为四川文旅发展献出微薄之力!感谢
[查看全文]